为切实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,培育积极心态,学校于4月中旬至6月初成功举办了第十五届“5·25心理健康月”系列活动。本届活动以“心光璀璨 美美同行”为主题,由校党委学生工作部统筹,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、各学院心理辅导站、青少年核心能力提升与心理健康教研室联合协办,构建了“理论浸润-体验赋能-文化滋养”的全链条心理育人生态,通过18项特色活动打造积极心理成长共同体,生动展现新时代高校心理育人的创新实践。
理论浸润:构建积极心理成长坐标系
4月18日,活动月在杨槱图书馆振华厅正式启动。校学生工作部副部长、心理中心主任陈曦,嘉兴市心理学会理事钟佳君,以及各学院师生代表200余人共同开启这场心灵之旅。陈曦在致辞中强调了心理健康在立德树人与“五育并举”中的关键作用,并介绍了以“普及知识、增强意识、促进自助、强化互助”为核心目标的活动方案。钟佳君带来了《情绪管理与自我调适》专题讲座,为师生提供了实用的心理调适技巧。

图1 启动仪式现场
体验赋能:打造沉浸式心理成长空间
5月23日举办的“心光璀璨 美美同行”心理健康游园会吸引了千余名师生,成为校园焦点。游园会突破传统模式,创新融合“团体心理辅导”“中医文化体验”“沉浸式心理游戏”三大模块,打造“体验-认知-赋能”三位一体的心理成长空间。嘉兴市孝慈社会创新发展中心的徐佳梁老师带领学生体验“压力觉察与应对”团辅;嘉兴市中医院专家们现场提供中医健康咨询。游园会还设置了心理知识问答、趣味投壶、同舟共济等8项集章活动,让学生在互动游戏中学习成长。

图2 心理游园会活动剪影

图3 心理游园会中医文化体验区

图4 心理游园会工作人员合影
文化滋养:编织立体化心理育人网络
活动月期间,学校还精心组织了“21天习惯养成计划”“绘制能量书签”“音频投稿”“校园乐跑”“易拉罐花卉种植疗愈”等多样化活动,累计收到学生作品90余份,吸引5000余人次参与体验。此外,近1100名寝室长接受了心理健康技能提升培训,强化了朋辈互助能力。学校充分利用官网、公众号、班级群、宣传栏等线上线下渠道,发布多篇推文和新闻稿,持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和自助技巧,形成“各院有活动、人人可参与”的积极心理实践场域。
6月6日活动月总结表彰会上,第七届心理微视频大赛决赛暨获奖作品展播同步举行,参赛作品聚焦“积极心理品质养成”“校园生活心理调适”等内容,通过镜头语言生动诠释青春成长中的心理韧性与生命能量。会上,陈曦系统总结了本次心理健康月的育人成效,详细展示了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、提升心理保健意识、营造积极校园氛围及增强学生心理韧性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。

图5 总结表彰会现场
向光而行:书写心理育人新篇章
本次活动月的圆满收官,标志着我校“一个中心统筹、两支队伍协同、三项教育融合、四级网格联动、五方资源整合”心理育人模式进入深化阶段。学校将继续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支撑,聚焦“幸福教育”核心目标,构建“课程教学重深度、实践活动重体验、咨询服务重温度、危机干预重精度”的立体化工作体系,让每个南洋学子都能在“看见成长,点亮幸福”的教育场域中,培育理性平和的心态,激发蓬勃向上的力量,让青春在“心光璀璨”的校园里绽放最美光彩。
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/稿、摄
邓崔琼、钱婧婧/初审
姚思佳/复审
陈培江/签发